"周励自传小说
迎风而上,超越自我,用东方女性的气质征服曼哈顿
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观看《鲁豫有约》采访视频:周励讲述曼哈顿中国女人的故事
她三次北极探险,四次南极探险,还多次登上阿尔卑斯山,攀登马特洪峰和珠峰大本营,浮潜于印度洋、太平洋、大西洋和加勒比海......这期间还夹杂着极其繁忙的访问、寻找、读书、查阅资料、写作、开会活动......那是探险,是向自己的生命极限挑战,向自己的意志挑战,她要证明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高贵和百折不挠。
周励起初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录取,攻读比较文学学位,后来改读商学院,由此走上"曼哈顿的中国女人"之路。一晃三十五年过去了,周励依然是一个富有人文情怀的作家,她在用生命来实践和追求自己一生的理想。
--陈思和
近年来有一本《曼哈顿的中国女人》很引起轰动。作者将一九四九年以后中国文化构成的皮毛混杂写出来了,由新文学引进的一点欧洲浪漫遗绪,一点俄国文艺,一点苏联文艺,一点工农兵文艺,近年的一点半商业文化和世俗虚荣等等,道出了五十年代就写东西的一代和当年上山下乡一代的文化样貌......
《曼哈顿的中国女人》可算得是难得的野史,补写了新中国文化构成的真实,算得老实,不妨放在工具书类里,随时翻查。
--阿城《闲话闲说》
《曼哈顿的中国女人》得到诸多知名学者的褒奖和文学史的关注,已被真正列入文学经典的殿堂。作品摆脱了以往留学生文学的乡愁抒发与边缘人心态书写,展现出努力奋斗改变命运的主旨,塑造出智商情商融合的女主人公形象,吟唱出一阙留学者的正气歌。作品延续了郁达夫小说的自叙传传统,仍具有文体探索的意义和价值,颇有内蕴和特色的语言,给人以艺术的享受、人生的启迪。
--杨剑龙
海涅曾讲过:"文学一旦变为铅字,就不属于作者本人了"。这本书应属于周励那一代人的精神财富。《曼哈顿的中国女人》展现了一个时代,